現在的相片館都是插卡的
Y拍有不少底片賣家不過我一天都等不了
直接到"我家"買了一卷
▲Fujifilm Superia X-TRA 400
建議售價110元,超級貴
Y拍上同型號的也不過58元,趕時間就先拿它上鏜吧
有些事情一輩子都忘不了,上底片的標準流程我還記得
卷上了片子,蓋上背板,先按它三張
數字盤來到了 1
機身Nikon FM2 鏡頭35mm F2 彩色負片 ISO 400
▲這是第一張,F2.8 1/250
FF數位相機感光原件的大小就是底片大小
因為價格昂貴吧,絕大部分的DSLR是APS(APS-C)系統
所以焦段要乘上1.5 or 1.6
長焦段的就賺到了,可以望更遠
標準及廣角就慘囉
想要35mm就去找20mm,要50mm就找35mm
一樣可以拍照但淺景深差的可多了
全片幅的潛景深完全不用拿錢去換,爽度直升~
在APS上很難控制的85mm也變得好用
感覺像APS的50mm
▲ISO400在DSLR很乾淨,可是在底片上已有粒子感且粉美 F1.8 1/60
而且常常會忘記的等待"逼逼"聲出現
金屬快門非常清脆,聽過一次會愛上
紮實的機身很有質感,不過不如塑膠握把來得穩
感覺的到快門上下的震動(些微)
▲少了增減EV,只剩+O- F1.8 1/125
這招在底片上行不通
底片只有日光片吧?(未查證)
室內如果是昏黃燈光就會變得很慘,得靠閃光燈控制色溫
或者用黑白片來拍,避開色調問題
白平衡是影響我最多的部份,完全不會拍了.....
鏡頭發色用底片來考驗應該是最準的
當然各家底片的濃度或特長色域也有不同
為何好鏡殺小朋友這下我完全可以體會
▲這牛肉帶血? F1.8 1/30
也不是想要往更深的專業鑽去
單純想體會"經濟的"全片幅
好在我的三顆定焦鏡+外閃SB-800通通可以裝上去
簡單的完成可能很昂貴的夢想
也許這樣傳統與現代的交錯,也是個鍛鍊的好方法
囉嗦一下
底片機不該稱全片幅,135底片從未縮小過
底片後期確實有出現APS底片系統
沒研究!~不知道日本人發明這個幹嘛?
測試DSLR?
寫到這還是負責的去查了一下APS
大致上是說日本人為了縮小相機(嫌135mm太大)
且可以在海撈一票就推出了APS底片系統
沒想到最後給了感光原件很貴的DSLR一個立足的空間
解說APS的歷史
所以我的囉嗦也不知道是對是錯~管他的拍照去~
▲為底片下註解:每一次快門都是一種態度,每一幅照片都有他的個性 F2 1"
3 則留言:
底片沒有白平衡,但是也是有方式可以改變色溫~
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,用的是濾鏡~
好像有紅色跟綠色的濾鏡~
就可以改變色溫,這我在書上看來的,你可以找找看還有沒有這種東西~
對!控制色溫,
昨天一直在看別人底片拍出來的效果,
然後一直想我在哪裡看過類似這樣的照片?
原來就是FF拍出來的照片,
結果看完這篇發現小查的結論也是「經濟」的FF,
該死!為什麼底片萊卡也要那麼貴。
依舊殘念
To Loupe
感謝,你給了我一個方向
to 小豪
沒錯經濟FF
為了想體驗要花那麼多錢這是難上加難
如果完全沒有相機倒是可以直接進FF
現在拿底片玩玩也不錯
一魚兩吃
張貼留言